福建福清,“华龙一号”5号机组稳定运行,千家万户华灯初上;四川成都,中国核动力院的办公楼彻夜明亮,映照出她和团队伏案忙碌的身影。
她是中核集团科技带头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罗英。“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的背后,是她带领团队攻坚研究“龙首”“龙躯”“177堆芯布置”等关键技术装备,推进一体化堆顶结构(龙首)顺利验收,将反应堆压力容器(龙躯)的设计寿命由以前的40年提高到60年,采用177堆芯替代157堆芯,有效提高了堆芯的额定功率和发电功率……她被称为“巨龙”的铸“芯”人。
从事核动力研发,传承老一辈的核工业精神
“我选择从事核动力研发工作,像是一种传承。”罗英告诉记者。
作为“核二代”,罗英打小就在九〇九基地长大,父母和周围的人们都是核工业奋斗者,来来回回、步履匆匆。这种氛围的影响和熏陶下,罗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强核报国”的初心与梦想。1993年毕业之后,22岁的罗英就进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工作,一直到今天。
核事业是一项爱国事业,这背后离不开核工业者的奋斗和奉献,由于行业原因,他们也习惯隐姓埋名,成为一个幕后工作者。幼时的罗英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只要祖国需要,我们就愿意奉献”,爱国奉献精神深深扎根在她的脑海。
接手人生中第一个大项目——秦山核电站二期工程期间,罗英回忆,要克服的困难不少。为了弄懂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她驻场服务六百天,连续3个春节都在那里度过。
在制造厂里,工人们可以倒班休息,但作为中方代表,罗英需要随时在线,帮助大家解决技术上的问题。异国他乡,等待破解的新问题、亟待学习的新知识、积攒心中的乡情,罗英都咬牙坚持。前辈们所说的奉献,不觉间已成为对她工作的指路灯。
“做科研要求真求实,这也是长辈们对我最大的影响。”罗英告诉记者。核工程项目对安全的要求很高,从科研设计到制造安装以及退役,整个周期一丝不能松懈。
2011年,在“华龙一号”堆顶结构方案技术讨论会上,中核集团并没有引进和推广国外成熟的堆顶方案,而是确定采用由核动力院自主设计的一体化堆顶结构方案。但是,如何在没有任何参考的情况下,让设想和方案真正落地?这块“硬骨头”,罗英和团队接了下来。
在堆顶方案实践细节上,控制棒驱动机构的通风散热能力是一体化堆顶的重要性能指标。还没有进行实体试验前,罗英和她的团队只能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的手段考察堆顶结构的通风能力。这需要系统思维,更是个精细活儿。经过努力,精细的堆顶流场模型得以建立。在通风试验中,大到风机的功率性能,小到每一个传感器的参数型号,罗英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在一体化堆顶结构产品施工设计中,罗英带领团队成员完成了上百张堆顶图纸设计,严格把关,确保无谬误、无差错。在全体团队的努力下,一体化堆顶最终顺利通过验收。
秉着传承科学家精神的初衷,罗英带领团队潜心钻研、攻坚克难,创造了一系列重大成果。除联合团队研发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华龙一号”“龙”系列反应堆装备以外,她还主持并参加了核电工程及科研项目以及横向技术服务项目40余项,解决了许多关键技术难题和重大不符合项,首次建立了反应堆寿命评价体系和方法,作为技术负责人成功发布我国核历史上首个国际标准等。
汇聚一支“娘子军”,让女性在核动力领域绽放光彩
身为女性,罗英在核动力领域的表现丝毫不逊色,相反十分出色。这些年,她收获了不少表彰荣誉。她荣获中核集团彭士禄核动力创新突出贡献奖,是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还是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大大小小的奖牌一一陈列在她的会议室内。
2016年发生的一件事,让罗英深受触动。
当时,她作为中方代表去阿联酋参加了第二十四届世界核妇女大会,并接过了大会旗帜,迎接世界核妇女大会在中国的首次举办。
“这是世界顶级的核科学盛会,尤其还是女性专场。这让我不由地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展现我们国家核领域妇女的科技水平和精神风貌呢?”罗英说。
当时,她灵光一现,决定成立罗英创新工作室,希望能借此汇聚核动力领域的优秀女性英才,携手践行“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核工业精神。
这样一支以女性为主体的团队,在核工业领域是第一个。罗英告诉记者,工作室现有66人,其中42位是女性,占比63.64%。以“四维并进、体系牵引”的宗旨为引领,工作室在技术突破、管理创新、人才牵引、品牌文化等4个维度深耕发力、跨界创新,推广普及先进创新理念与方法,目前,已经在人工智能、核用机器人、虚拟现实技术、先进材料应用等前沿领域取得突破,获得了包括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多项科技成果及发明专利。
2019年,罗英创新工作室被评为首批四川省“五一巾帼创新工作室”,中核集团“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立功集体”荣誉称号;2021 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和四川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对于女性来说,我们是可以不受限的,甚至存在一些特别优势。”罗英告诉记者,“女性具有细心、耐心等品质,这些特质对于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继承性和连续性特点的科研工作都是极为重要的,尤其在核安全问题上,女性能够表现出更为认真严谨的品质。女性也似乎更能坚持。我们去驻厂的时候,条件经常是艰苦的,但我们不会有一句抱怨,在进行科研攻关时,要加班加点,压力也很大,这些困难我们都能坚持下来。另外,女性的亲和力、表达能力和包容性更强。能营造更好的团队氛围,有助于团队工作更好的开展,能提高团队能效。”
她呼吁,“近些年,有非常多的优秀女科学家、女性工作者在自己的岗位上绽放光彩。所以首先就是全社会要有尊重女性、尊重女性劳动创造的氛围。其次,女性本身要基本功扎实、学习能力强,主动争取,不害怕、不服输,用行动去证明我们可以。最后,我们要放大自己的优势,例如女性在工作中具有细心、耐心、坚韧等品质,特别是对于美的坚持和实践,会让枯燥的研发工作变得有趣和令人享受。”
环境生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生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生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生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生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电话:010-58301147 邮箱:hjshengtaixue@163.com
@环境生态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号西环广场A座20层 邮编:100009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021号
备案号:京ICP备20210175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