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杂志社官网
  首页 > 热点 > 观点

陈光标呼吁:必须高度警惕动力电池的两大隐患!

发布时间:2025-04-06 01:44:25   来源:互联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大家好,我是陈光标。25年前,我就开始研究动力电池,甚至在2000年就获得了自行车动力电池的专利。但是,我很快发现,动力电池的回收难题根本无法解决,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于是,我毅然决定放弃投资生产,因为我始终认为,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不能以牺牲孙生后代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

陈光标呼吁:必须高度警惕动力电池的两大隐患!

陈光标呼吁:必须高度警惕动力电池的两大隐患!

今天,我们看到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迅猛发展,产销量全球第一,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其中隐藏的两个巨大隐患:安全事故频发和电池回收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无法解决,不仅可能让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向死胡同,更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安全造成不可逆转的更大损害。

陈光标呼吁:必须高度警惕动力电池的两大隐患!

陈光标呼吁:必须高度警惕动力电池的两大隐患!

美国早在爱迪生时代就尝试发展电动汽车,日本在二战后也进行过大规模生产,欧洲的德国、法国等国具备成熟的技术,为什么他们没有大规模生产新能源汽车?根本原因就在于电池回收问题始终无法解。如果动力电池不能安全、环保地回收处理,最终就会变成一座座“化学炸弹”,给后代留下无法承受的生态巨大灾难。

陈光标呼吁:必须高度警惕动力电池的两大隐患!

陈光标呼吁:必须高度警惕动力电池的两大隐患!

据统计,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800万辆,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高达260万吨。而电池的使用寿命一般在5-8年,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将有百万吨级的废旧电池进入报废期。现在的问题是,全球范围内尚无成熟的动力电池回收技术,我们能否妥善处理这庞大的电池垃圾?能否避免电池中的重金属和电解液污染土壤和水源?这些问题,全世界至今没人能给出确定的解决答案!陈光标呼吁:必须高度警惕动力电池的两大隐患!

陈光标呼吁:必须高度警惕动力电池的两大隐患!

更严重的是,这些电池中的电解液毒性极强,如果处理不当,泄漏到环境中,其危害可能比核污染更加严重。两千万块废旧锂电池的电解液足以毒死全球人口十次以上,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我们不能因为新能源是“新技术”,就盲目跟风、一味追求增长,而忽视了背后的安全风险和环境代价。

我一直强调,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我们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必须同步推进电池回收体系的建设,并严格监管其安全问题。如果这些核心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盲目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扩张,最终可能会酿成不可挽回的生态大灾难。

我呼吁政府和企业,慎重对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环境和安全为为代价!只有在技术上实现电池安全和回收无害化处理,新能源汽车才能真正成为“绿色产业”。否则,我们今天拼命追求的“新能源革命”,可能会变成明天我们无法承受的“生态噩梦”!





环境生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生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生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生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生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陈光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热门排行

最新发布

阅读推荐

精彩图片

  • 新型电力系统质检中心落户大湾区
  • 排污许可工作如何更好服务企业?

精彩专题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电话:010-58301147 邮箱:hjshengtaixue@163.com

@环境生态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号西环广场A座20层 邮编:100009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021号

备案号:京ICP备20210175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