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3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42家国家科研机构、知名高校、行业协会、领军企业和金融机构共同组建的“数字碳中和联合实验室”在京正式成立。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司、通信司,生态环境部气候司的有关负责人,生态环境、城建、交通、冶金、石化、煤炭、纺织、食品、信息通信等领域科研机构、高校、行业协会等组成单位领导专家出席联合实验室成立大会。会议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李春红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魏然主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黄利斌在致辞中指出,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数字化赋能工业绿色低碳发展进行了专项部署。成立联合实验室是抢抓机遇的战略布局,既恰逢其时,又任重道远。希望联合实验室在未来发展中,深入探索数字化赋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创新应用和协同机制,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指出,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广泛运用于生产、消费、传输、运营、管理、交易等各环节,数字化转型正成为应用先进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助推高质量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动力。希望数字碳中和联合实验室发挥自身体制机制优势,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支持引导数字技术在“双碳”重点领域的广泛应用,为落实我国“双碳”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祝贺联合实验室成立,并指出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工业碳中和路径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数字技术赋能碳达峰碳中和需从推动数字经济、挖掘数字技术赋能潜力、摸清数字经济“碳家底”、建设跨领域协同创新平台等多方面协同发力。希望联合实验室聚焦碳达峰碳中和与数字中国重大战略需求,不断完善协同创新大平台,组织跨学科跨行业大团队,推动数字技术助力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终端实验室主任马鑫介绍了联合实验室成立背景、性质和定位、核心任务、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业务方向,并表示在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联合实验室将积极建成具有广泛和深度影响力的创新服务平台,全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邮电大学、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北京节能环保中心、万科公益基金会相关领导在联合实验室成立仪式上共同按下手印,见证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
据了解,“数字碳中和联合实验室”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发起,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北京节能环保中心、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北京)、南开大学循环经济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工业大学智慧环保北京实验室、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通网信科技有限公司等21家共建单位和21家成员单位共同组成。贺克斌院士、王金南院士、王坚院士、廖建新教授等40多位知名专家担任联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工作机构设有综合管理组、技术总体组和10个专业领域组。
下一步,联合实验室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汇聚国家行业协会、高校、科研机构、领军企业等创新主体,构建开放、包容、共享的创新生态,研究数字赋能碳达峰碳中和技术路线,开展协同攻关与创新示范,制定标准引领产业发展,推动数字化与绿色低碳化融合发展,为建设数字中国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环境生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生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生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生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生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电话:010-58301147 邮箱:hjshengtaixue@163.com
@环境生态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号西环广场A座20层 邮编:100009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021号
备案号:京ICP备20210175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