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落幕,在您翘首期盼商品到货的同时,快递包装背后的“绿色警钟”已敲响。
据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11月1日至11日,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快递包裹42.72亿件,其中2022年11月11日当天共处理快递包裹5.52亿件。
快递量的增长,快递包装碳排放问题备受关注。记者通过检索各大电商平台发现,今年各大电商平台及品牌商均主打“绿色”牌,低碳节能、绿色物流、绿色消费、简单包装等有助于减排减塑的举措成了新的高频词。
面临诸多挑战
快递业务量逐年增长,包装材料使用量逐年提升,产生大量包装废弃物,造成了严重的包装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当前,如何减少快递包装的环境影响成为国家、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温宗国表示,一方面关于绿色包装的政策发布量不断上升,另一方面政策发文的主体也日益多元化。 作为顶层设计文件,国务院2020年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意见的通知》对电商快件不二次包装、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包装减量和绿色循环新模式三个维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部署了强化快递包装绿色治理、推进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范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和处置、加强电商快递规范管理的四大行动,以及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完善支撑保障体系、强化组织方面的三大支撑。 2021年12月,国家邮政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要求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模式。推广一批使用方便、成本较低、绿色低碳的可循环快递包装产品。推动解决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成本高、回收调拨运营难、个人消费者意愿不高、包装与物流状态数据链接不畅、产品标准化低等问题。促进可循环快递包装使用规模和比例明显提升,使用范围逐步扩大,投放和回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回收方式更加丰富有效,调拨运营网络基本健全。 温宗国坦言,虽然有了政策加持,但是我国在绿色包装认证、可降解塑料降低环境影响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挑战。 温宗国进一步解释道,在快递包装减量方面,快递过度包装问题仍然突出。电商快件不二次包装是寄递企业不再对电商打包好的快件进行二次包装,而小散型电商商家和平台才是快递包装使用的主要主体,单纯强调电商快件不二次包装是“避重就轻”,目前对寄递企业的监管比较充足,需要对小散型电商商家和平台提出更多的管理要求。 对于快递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置。目前,政策目标强调回收装置数量、忽略了空间投放准确率,实际执行中回收装置投放在快递网点、分拣点等非主要产生废弃物地点,空间投放错位问题值得关注。 此外,塑料快递包装形态多变、混杂度高,难以进入现有回收利用体系。 由此可见,快递包装绿色转型问题,既是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也是关系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全面转型的新题、难题,必须下大决心、花大力气解决。
瞄准破局之路
实现可循环快递包装的规模化应用,是当务之急。还原到消费场景就会发现,海量快递中可循环包装难觅身影,主动使用的商家仍为少数。 有调查报告显示,67.1%的消费者表示未接触过可循环快递包装,不了解也未见过专门的回收网点,一些可循环包装甚至被作为生活垃圾直接丢弃。 循环化是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重要原则之一,面向终端消费者的循环快递包装如何实现规模化应用? 据介绍,要想取得成效,真正实现绿色转型,面向终端消费者的循环快递包装,必须实现规模化应用。现在不同企业各自推出的循环包装,其实还是单个企业内部的小循环,如果能够使循环包装在各个企业间进行共享,把“小循环”变成“大循环”,逆向物流成本就能够进一步降低。 2022年“双11”期间,借助社区驿站的优势,菜鸟也做出了回收纸箱的尝试。全国13万家菜鸟驿站通过“纸箱换鸡蛋”鼓励用户参与回收纸箱。留在驿站的旧快递包装部分会被二次利用,免费用来寄件。数据显示,2022年11月1日至11日,菜鸟驿站的回收箱已接近400万个,每天有超10万人使用旧快递包装寄件。不过,随着“双11”落幕,在没有“纸箱换鸡蛋”的激励下,消费者能否习惯将旧纸箱留在驿站,还有待观察。 京东物流青流计划项目负责人认为,循环快递包装应用的难点涉及消费者参与意识、末端基础设施、标准化问题、周转率低等多个方面,首先要在标准化和共享上去解决,除了尺寸之外,还需要在版式上取消定制,以便实现循环包装在企业间流转。 “适宜的应用场景或许是有效避免‘回收难’困境,加速可循环快递包装落地的另一种办法。对运输条件要求高、通常需要收件人面对面签收的生鲜冷冻商品,率先成为可循环快递包装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对象。”京东物流青流计划项目负责人介绍,在2015年时,京东便在生鲜业务中全面使用可折叠保温周转箱来代替一次性泡沫箱。该保温箱使用寿命超过1.5年,平均单箱使用次数可达130次。在2021年,京东共计使用循环保温箱6000余万次,“相当于减少了同等数量的一次性泡沫箱的使用”。并且由于其保温性能提升,同步减少了一次性冰袋的使用约6万吨、干冰约3万吨。此外,京东物流借助唯一码和射频识别技术,实现了“一箱一码”,再配合以循环包装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每一个循环包装进行全流程监控。 知路科技的技术研发负责人补充说道,目前,循环快递箱在使用效率和操作体验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通过电子化的追踪将箱体作为载体进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将是循环快递箱进一步升级的重要方向。 在京东物流青流计划项目负责人看来,搭建社会化的循环包装回收体系是实现规模化应用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而系统化的问题不能单靠一个行业或企业解决,需要供应链上下游协同,以及相关政策的扶持和激励。 我国是“快递大国”,目前日均快件处理量近3亿件,提高快递包装循环利用率,走精细化路子,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用户体验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减量包装不容忽视 围绕包装如何“绿起来”,全社会协同合作,多管齐下,找到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那么,快递包装如何推进绿色转型? 业内人士公开表示,推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需要全链条发力,从各个环节降本增效。比如,引导寄递企业围绕绿色包装等重点领域加强科技创新,从源头上降低成本;也可以在减少回收难度上下功夫,比如,国家邮政局正探索构建邮件快件包装物回收“逆向物流”模式。还应加强政策引导,对绿色包装生产、绿色快递物流和配送体系建设、专业化智能化回收设施建设等项目,在资金、信贷、债券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包装减量和绿色循环的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多年深耕物流行业的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副会长王继祥告诉记者,不少企业的聚焦点都放在了推进绿色化循环使用上,却很少关注全面推进减量包装的措施。要知道,减量包装才是第一位的绿色包装措施,包装物减下来就不再发生了,这才是最绿色环保的措施。 王继祥进一步解释道,减量包装有很多种措施,一是杜绝过度包装,过去商家采用过度包装是为了产品安全,但是随着电商物流技术发展,电商物流作业规范,很多时候采用过度包装就没必要了,尤其是对很多不容易损坏的物品,更没必要过度包装,解决过度包装的办法就是制定减量包装标准,参照国际上电商物流减量包装标准制定中国的减量包装标准,鼓励商家采用减量化包装,把大量的包装物减下来。 二是减少二次包装,直接共享产品包装,也是减量包装重要措施。其实很多产品的包装已经充分考虑了产品安全问题,完全可以不再进行二次的电商快递包装,直接使用产品包装,这样可以大量减少包装物。 在王继祥看来,减量包装有很多措施,这是最绿色的路径,电商企业与快递企业一起努力,效果会远远高于其他绿色包装的各项措施。 对于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温宗国表示,一是对快递包装的产废特征进行识别,实现精准管控;二是对循环共享等不同治理路径进行比选,量化全链条的环境影响;三是对责任主体进一步认定和明确。 面对这种形势,我国对快递包装的绿色治理也在不断深入,但光靠快递企业还远远不够,需要全产业链共同发力,从各个环节降本增效,才是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标本兼治的关键。
环境生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生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生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生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生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电话:010-58301147 邮箱:hjshengtaixue@163.com
@环境生态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号西环广场A座20层 邮编:100009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021号
备案号:京ICP备20210175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