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文化与数字技术相遇,会催生怎样的蝶变?借助公共图书馆线上借阅新模式,海量数字资源一键直达;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音乐创作平台,爱好者用手机就能创作作品;数字投影、文保监测等数字化技术,助力城墙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从2022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实践案例看,数字文博、数字文旅、数字公共文化服务等领域的新应用、新探索,让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美好文化体验成为现实。
一部文化发展史,本就是一部文化和科技不断融合的历史。从“铅与火”助力图书、报刊蓬勃发展,到“光与电”催生广播、电视等行业,再到“数与网”带来网络视听、数字文旅等新业态,技术始终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文化的生产、传播、消费方式正在发生深刻改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作出部署,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做好文化资源采集是前提。2022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为抓手”,将“关联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作为重点任务。近年来,我国已组织开展多次全国性文化资源普查,形成海量文化资源数据,为全面梳理中华文化资源、呈现中华文化全景奠定基础。下一步,按照统一标准关联不同领域、不同形态的数据,关联文化数据源和文化实体,有助于打通“数据孤岛”,让文化数字化成果更好得到应用。
推进文化数字化,不仅让文化遗产保存得更好更全,也让文化资源更活更火。时下,借助数字化“翅膀”,文博资源上“线”入“云”,非遗项目破“屏”出“圈”,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数字艺术、动漫游戏、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形成了时尚新潮的数字文化精品。文化数字化带来了优质的文化资源、文化体验,创造了全新的文化场景、文化业态。增强数字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将为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弘扬中国精神注入新的动力。
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党的十八大以来,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文化共享工程,推动大量优质数字资源到达基层;疫情防控期间,“云演出”“云展览”“云课堂”等为居家群众带来丰盛的“精神食粮”。文化数字化为了人民,文化数字化成果应由人民共享。要搭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打造数字文化消费新场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让数字文化产品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2022年,我国数字出版、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增值电信文化服务等行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充分彰显了文化数字化的发展潜力。推动文化数字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既要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技术、内容、业态、模式和场景等创新,也要着力培根铸魂,把握数字文化内容属性,打造更多有影响力的产品。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成用好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让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享誉海外,必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有力的精神支撑。 (石 羚)
环境生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生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生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生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生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电话:010-58301147 邮箱:hjshengtaixue@163.com
@环境生态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号西环广场A座20层 邮编:100009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021号
备案号:京ICP备20210175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