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了十几天就审批完成,原先以为要三四个月呢。”不久前,拿到环评批复的浙江铂大工贸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为浙江省金华生态环境部门的高效服务连连点赞。
点赞的背后是金华生态环境部门聚力保障经济稳进提质、绿色发展的决心和力度。日前,金华市生态环境局出台《助力“打造国际枢纽城 奋进现代都市区”二十条意见》,着力从审批提速、柔性监管、高效服务、硬核政策、减污降碳等5方面20条措施落实,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障功能,推动经济全面提速向好,为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提供有力支撑。
以效能革命促进审批改革提速
“非常感谢生态环境部门,帮我们三十多家红糖厂快速完成了环保设施‘三同时’验收工作。”能在短时间内拿到验收文件,浙江奕乌侬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鲍昊楠十分高兴。
三十多家企业一同快速通过验收,得益于金华生态环境部门深化环评“放管服”改革、优化更优营商环境的创新举措之一——小微企业“打捆”审批。
“小微企业‘打捆’审批就是针对符合条件的小微园区内同一类型企业,在明确主体责任的前提下,开展‘打捆’审批,减轻同质同类项目重复环评的成本。”金华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此外,金华还畅通重大项目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对符合环保要求的重大项目实施预评估、专人跟踪服务等措施,推行即申请即受理即公示即批复,并实施了建设项目“多评合一”,对同一建设项目涉及项目环评、辐射环评、入河排污口设置等多个环保许可事项的,“能合尽合”,出具一个批复文件,提升审批效率。今年已完成56个“千项万亿”重大项目审批。
“我们就是在生态环境部门的帮助下,通过编制非重大变动环境影响分析说明,及时变更了排污许可证,实现了合规。”在燃煤锅炉更换成天然气锅炉后,快速通过审批,及时投产运行的浙江真爱毯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责任人感慨道。
以柔性监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请你们按照决定书上的要求立即组织整改。”在一次生态环境日常巡查中,东阳某从事树脂饰品加工企业收到了市生态环境部门下达的整改决定书。
为什么这家企业会收到整改决定书?原来,企业灌模车间作业时门未关闭,有污染物外溢隐患。但鉴于其车间配套安装了有机废气处理设施,且通过环评审批验收正常运行,加之发现的问题隐患未发生实质污染情况,遂执法人员根据省市有关规定,依法不给予行政处罚,仅对企业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要求其立即整改。收到决定书后,企业也现场签署《承诺书》,认可其违法事实,并当场改正。
轻微违法,不予处罚。近年来,金华生态环境部门积极适用《金华市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在生态环境领域推行“有温度的执法”,适度赋予企业容错空间,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为了进一步增加企业容错纠错空间,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我们对《金华市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进行了修订,在原11种不予处罚情形的基础上增加了5种新不予处罚情形,总数扩增至16项。”金华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解读道。
依据清单,金华生态环境部门持续扩大首次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适用情形,运用指导、建议、提醒、劝告等非强制性监管手段,审慎采取查封、扣押和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措施,适度赋予企业容错空间。今年以来,金华已实施“轻微不罚”案件9件,减免处罚金额97.78万元。
此外,金华还实施正面清单管理制度,将更多模范守信等环保绿码企业纳入“正面清单”管理,给予减免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等正向激励。同时开展环境信用修复指导服务,对生态环境和公共信用进行同步修复,对失信企业上门帮扶指导,助力失信企业退出惩戒不良影响。
以高效服务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感谢你们为我们出谋划策,还加班加点手把手指导,帮助我们解决了棘手问题……”日前,浙江众鑫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一面印有“心系营商环境,服务温暖人心”的锦旗,送到了兰溪分局,对分局优质高效的服务表示感谢。
锦旗的背后是金华生态环境部门一项项服企助企的有力举措。近年来,金华探索创新“环保医院”“环保体检队”,组建专家帮扶团队,进企入园开展政策解读、业务咨询、技术指导,重点提供污染物治理、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环境应急管理等方面指导帮扶,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提升治理实效,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今年已累计开展服务活动18次,帮扶企业27家次,收集问题64个,其中当场解决34个,列入清单待解决30个。
除了现场指导开展“保姆式”的服务,金华生态环境部门还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的作用。
“比如我们高效配置重点项目排污权指标,深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通过强化减排、回购收储、统筹调配等方式,加大都市区共建项目环境要素保障力度,实现重大项目‘应保尽保’。”金华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已保障化学需氧量31.26吨、氨氮1.09吨、二氧化硫8.069吨、氮氧化物70.43吨和挥发性有机物0.546吨。
此外,金华还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将企业排污权、碳排放权等无形资产转化为真金白银,减轻企业资金筹措压力,助力企业绿色转型,增强发展动能,助推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高水平建设。
环境生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生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生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生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生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电话:010-58301147 邮箱:hjshengtaixue@163.com
@环境生态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号西环广场A座20层 邮编:100009
期刊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021号
备案号:京ICP备2021017522号